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师发展专业委员会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科研 > 科研课题研究 >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师发展专业委员会课题管理办法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师发展专业委员会课题管理办法

发布时间:2021-01-18 00:00:00

阅读:1226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师发展专业委员会

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教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师发展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教师专委会)科研课题的管理,有组织有计划地推动群众性教育科研活动并把它纳入科学化、规范化轨道,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科研课题研究,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双百”方针,以研究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重大理论与实际问题为重点,努力为教育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服务,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践服务,为繁荣教育科学研究服务。

   第三条 课题的申报立项,必须遵循下述原则:

   1.方向性原则:与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和教育部有关政策相一致; 

   2.实效性原则:与本地区、本学科领域的实际相结合,坚持正确研究方向,既注重前瞻性和独创性,更要突出时效性; 

   3.群众性原则:引导广大教育工作者尊重科学,基于实际,开展广泛的教育科学研究; 

   第四条 教师专委会面向全国,接受来自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科研院所及社会各界教育研究工作者,特别是学校的校长及广大教师申报的课题。

第二章 组织 

   第五条.教师专委会学术委员会领导教育科学研究工作。主要职责有:制定并发布规划、指南和管理办法;课题申报、立项评审以及学术咨询、重点课题成果的鉴定和宣传推广、指导各内设工作机构和单位会员的科研工作等。 

   第六条.教师专委会秘书处具体负责科研课题管理工作。 

   第七条 教师专委会委托各内设工作机构和单位会员(以下称受委托单位)依照本办法对有关课题实施课题申报和课题管理。 

第三章 申报与评审 

   第八条 教师专委会科研课题指南每两年发布一次。执行期间每一年对申报的课题进行一次评审立项。自申报公告发布之日起开始受理课题申报。第一次评审在公告发布后六个月内进行,以后的评审时间是年末。 

   第九条 教师专委会科研课题分为重点课题和一般课题两类。申报的课题按照何种类别立项,由学术委员会确定。 

   第十条 教师专委会科研课题原则上自筹经费。 

   第十一条 申报课题的负责人应具备的条件: 

    1.具有与课题研究内容相匹配的专业技术职称或有多年教育行政业务研管理工作经验;

 2.有参加教育科研的经历; 

 3.能够筹措经费和获得必要的研究条件; 

 4.能够切实承担起研究、组织和指导课题的责任。 

 第十二条 课题申请程序: 

 1.根据课题指南,以所在地区或单位机构教育中遇到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为出发点确定课题,按要求填写《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师发展专业委员会科研课题申报书》(以下简称″申报书″)一式三份; 

    2.《申报书》须报申请人所在单位机构,对课题申请人的个人条件和课题研究条件审核同意,单位或机构负责人签字、单位或机构盖章 

    3.经过申请人所在单位机构审核同意后,可直接向教师专委会申报。 

    第十三条 经评审同意立项的课题由教师专委会颁发立项通知书,研究工作即可启动,同时通报受委托单位和推荐单位备案。

第四章 管理 

    第十四条.教师专委会学术委员会对全部课题负有管理职责,并指导受委托单位的管理工作。 课题实行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管理工作主要有评审立项、开题检查、日常管理、年度检查、中期检查、不定期抽查和结题等。 检查和抽查内容包括:队伍建设、档案、经常性活动、简报、成果转化等。 

    第十五条.经费管理: 

1.课题申报时须同时说明经费来源; 

2.经费的筹集和使用要符合国家有关财务制度以及本单位有关规定;

3.课题申报不收取费用,但申报课题只针对本会会员单位或会员个人 

第十六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课题组须书面报请所在单位同意后,报教师专委会秘书处备案: 

1.变更课题主要负责人; 

2.变更课题名称或研究内容做重大调整; 

3.课题完成时间延期; 

4.通讯地址、电话、联系人等情况变动。 

第十七条.凡违反国家法律及教育部、民政部有关规定者、有剽窃行为和弄虚作假者、与设计不符或学术质量低劣者、到期不能完成者,由教师专委会学术委员会撤销其课题。 

第十八条.已经通过鉴定结题的课题需要申请继续滚动研究者或在其他渠立项并具有一定研究基础的课题,需要申请教师专委会立项课题者,可参照课题申请程序申请。 

第十九条.设立实验学校(基地)、活动收费、刻制印章等事项的管理: 

课题研究确需发展实验校,收取活动费用的,需向教师专委会学术委员会提出申请,并说明发展学校数量和收取经费数额以及使用方向,待批准后方可实行。课题组不得自行刻制印章,一般由所在单位代章。 

第二十条 课题研究工作完成时,应接受教师专委会学术委员会或受委托管理单位组织的成果鉴定和结题验收。成果鉴定必须准备的文件有:开题报告、研究工作(实验或调研)报告、成果主件及必要的附件、课题申请书复印件、成果被决策部门采纳或在教育教学中应用推广情况介绍等。 

第二十一条.鉴定一般采取通讯或会议两种方式。每个课题的鉴定专家一般为5至7人,并设一名组长。专家由教师专委会学术委员会或受委托单位指派,也可以由课题组聘请,但须经教师专委会学术委员会或受委托单位批准。课题组成员不能担任本课题的鉴定专家。 课题鉴定一般由课题组自行组织。 

第二十二条 课题鉴定程序: 

1.课题组向受委托单位或教师专委会学术委员会提出鉴定申请; 

2.准备好鉴定的必要文件(一式5~7份); 

3.聘请鉴定专家或接受指派的鉴定专家,并将文件送交到专家手中; 

4.专家鉴定后送(邮寄)交教师专委会学术委员会或受委托单位。以会议方式鉴定者,由专家组共同确定并由组长签署意见;以通讯方式鉴定者,各专家将鉴定寄交组长,组长根据多数人的看法签署意见后再上报。 

第二十三条 结题验收: 

在专家鉴定的基础上,经教师专委会学术委员会确认,秘书处发放《教师专委会教育科研课题结题证书》。 

第二十四条 每一个计划期结束后,教师专委会将对结题的成果进行评选,择优推荐报刊发表、报送有关部门作为决策参考,或在一定范围内推广。其中将评出一批优秀成果加以表彰。获奖者将得到相应的精神和物质奖励。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五条 本管理办法的解释权属于教师专委会。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